健康视野圈
影像圈子 东城中医医院李佳潞医生:春天要排“肝”毒!缓解胁肋疼痛、疏肝柔肝、化瘀通络生活处方
2025-04-15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
春季阳气升发,五行属木,对应人体肝脏。
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。若春季肝气郁结或升发太过,会导致气机不畅,出现胁肋胀痛、情绪抑郁或急躁等症状。
胁肋是肝经和胆经循行的主要部位(肝经布两胁),因此胁肋疼痛多与肝胆疾病相关,现代人因工作压力、熬夜、久坐等习惯,春季肝郁胁痛尤为高发。
胁肋疼痛的中医辨证施治
1. 肝气郁结证
症状:胁肋胀痛走窜,情绪波动时加重,胸闷叹气,舌苔薄白
治法:疏肝理气
方药:柴胡疏肝散
茶饮:玫瑰3g+佛手5g+陈皮3g 代茶饮
2. 肝胆湿热证
症状:胁肋灼痛,口苦目赤,小便黄赤,舌红苔黄腻
治法:清利肝胆
方药:龙胆泻肝汤
食疗:茵陈15g 代茶饮
3. 肝阴不足证
症状:肝血亏虚,胁肋隐痛,伴头晕目眩,目干涩,五心烦热,舌红少苔
站群论坛治法:滋阴柔肝
方药:一贯煎(生地、枸杞、沙参)
药膳:枸杞15g+桑葚10g 煮粥
3.血瘀阻络证
症状:气滞日久成瘀,胁肋刺痛,痛处固定,夜间加重。
治法:化瘀通络
方药:血府逐瘀汤
药膳:山楂5g+丹参5g煮鸡蛋
穴位按摩
1. 太冲穴
定位:足背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。
手法:用拇指指腹顺时针点揉3分钟,有“消气穴”之称。
2. 期门穴
定位: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(距前正中线4寸)。
手法:手掌根部推揉至局部发热,缓解肝郁胸胁痛。
3. 阳陵泉穴

定位: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。
手法:拇指按压配合深呼吸,往下推至小腿,舒筋活络利胆。
4. 章门穴
定位: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,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。
手法:双手握拳轻叩,调和肝脾。
春季养肝生活处方
1. 情志调节:中医讲,怒伤肝,肝喜条达,情绪舒畅是养肝护肝的关键点。当情绪郁闷、生气时,就容易肝郁气滞,气滞就容易血瘀,所以,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养肝的法宝之一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2. 饮食建议:多吃绿色时蔬(荠菜、菠菜)少食酸味。 忌食:辛辣、油腻、酒精,避免助热生湿。
3. 作息要点:亥时(21-23点)前入睡助肝血归经。
4. 运动处方:八段锦-调理脾胃须单举,配合扩胸运动,助肝气升发而不郁滞。
温馨提示:若胁痛持续超过1周,或出现皮肤黄染、剧烈刺痛,需及时就医排查胆囊炎、肋间神经痛等器质性疾病。
专家介绍
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